
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音樂。解放前后有"大刀向鬼子門的斗上砍去丶“到敵人后方去"丶"畢業(yè)歌"等,文革有樣板戲和歌唱毛主席共產黨的歌,后來還有歌唱雷鋒歌唱英雄的歌。改革開放初期開始出現(xiàn)不帶政治意義的歌,如臺灣校園歌曲丶鄧立君的歌等港臺歌曲,同時流行歌曲(通俗唱法)的風開始刮起。起初感到新穎好聽,如西北風丶毛阿敏的歌等??墒沁@股風刮著刮著,變異了,慢慢地開始出現(xiàn)對愛情的疑惑丶無奈、責問、失落、憂傷還有滿足等自私的情感的歌。這個時候,國家開始搞私有化,人們的注意力一下轉移集中到錢上。于是,社會雜象開始叢生,道德開始滑坡,官腐民騙開始出現(xiàn)。這時候音樂也緊跟時代發(fā)展,所謂追求個性的流行歌曲也開始大流行。直到今天,歌曲變得干奇百怪,越奇越走紅。從這些流行歌曲中,能聽出時代的特征。這是一個浮燥的時代,一個拜金的時代。
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都想不用付出艱苦的學習和勞動,通過走捷徑掙到更多的錢。招聘人才面試時問到基礎知識丶專業(yè)知識和科學常識,全都歇菜掉鏈子完犢子,夲科生研究生都這樣,這說明大學教學出了問題,設有嚴格的考試制度,成了企業(yè),重經營重效益了,就和醫(yī)院一樣。談到對國家的責任心,那和我們1982年畢業(yè)大學生差別就大了,我們是這樣想的:如果有什么問題我們解決不了,那么誰能解決?國家怎么發(fā)展?而現(xiàn)在就不一樣了,畢業(yè)生們是這樣想的:我解決不了不要緊,自有能解決的。
大家不管能不能解決問題,只管能不能掙到錢。而社會上恰恰有許多不靠知識巧立名目發(fā)財?shù)睦?,研究生賣豬肉發(fā)財,學工的搞進出口貿易的可以發(fā)財,很少有在夲專業(yè)上發(fā)財?shù)?,因為太難了。多數(shù)人至今也認為能掙錢就是有能力,別的都不現(xiàn)實。
演藝界能發(fā)大財且用不上那么深那么多的書夲知識,于是一齊北漂。進入的人多了,誰都能寫歌唱歌,大量的流行歌丶歌星丶音樂人涌現(xiàn)。他們的命運好,趕上一個自己的好時代,一個大眾音樂素質低,欣賞能力差的時代。在這個時代,歌手用不著辛苦地天天練聲練氣練功,也用不著戒煙戒酒,也不著深入學習樂理和演唱知識,更用不著深入體驗生活,只要能出個怪動靜就行,就是有特點,沙啞丶低沉丶刺耳都是特點都受推崇,有的歌手嗓子生病開刀發(fā)不出正常聲了,只能發(fā)出沒睡醒般的啞(鴨)聲了,怪吧,走紅了,發(fā)大財了,因為有特點。
好的歌聽起來讓人淘醉,而僅僅有特點就難說了,淘醉不是詫異。唱歌需要天賦,唱不了美聲就唱民族,唱不了民族就只能唱流行了。
流行歌曲也稱通俗歌曲按說上不了大雅之堂,因為它不光是曲調淺俗,歌詞也存在問題,大多數(shù)表達的是自我的情感,很少見有歌唱勞動人民的,也很少有歌頌祖國河山的,歌頌人間真情的也不多。敘事和諷刺的扶正祛邪的歌更是少之又少。
就是這樣一個最低級的東西卻成當今歌壇最盛行的東西。有的歌手夲來有唱民族的天賦,也跟唱流行,降格為的是多掙錢。這其中有抄作的原因,也有大眾欣賞趣向的原因,也許多人隨大流的原因。有的歌唱家評委也經常不是發(fā)自內心地點評流行歌手,看后聽后使我的內心不自在。說官場不腐難立足,看來演藝圈不假也難立足,因為怕受排擠而說假話,正氣沒了,骨氣都沒了。都是利益惹的禍。
由此分析看來,浮燥和逐利有關,逐利導致浮燥。所以說這是一個浮燥的時代,也是一個拜金的時代,從歌聲中聽得出來。